张勇伙同另几名案犯,于2004年3月间冒充军警,持手铐、绳索,以反绑、蒙眼、喂服安眠药等方式,进入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某小区抢劫20多万元。广州市中院近期对该案终审裁定,张勇获有期徒刑8年零6个月,其同伙分别获刑9年至15年不等。
张勇,男,1979年出生,汉族,江西省永修县人,文化程度初中。海珠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张勇犯抢劫罪一案,法庭于2012年3月6日作出了刑事判决。
据判决书显示,2004年3月间,张勇在同案人刘某纠合下,伙同田某、郭某,预谋实施抢劫被害人黄某的财物。作案前,刘某通过朋友了解黄某的出行情况后,与同伙前往查看了地形并辨认了黄某。3月18日晚上11时许,张勇等人带着一套警服、两副手铐,一瓶安眠药等工具,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钥匙,到海珠区新港西路某小区17楼黄某家附近株守。
据张勇供述,晚11时过后,黄某从外面回来,同伙即将其挟持到家门口并开了门,进去之后将其捆绑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张勇负责看人,同伙负责搜钱。之后,同屋住户陈某回来也立即被制服并反绑。张勇等人从房间搜出银行卡及存折,并威逼黄某讲出密码。
张勇供述,过了两三个小时,有两个女孩相继回到房间,同伙遂用绳索将其捆绑,用毛巾蒙眼控制于房内。天快亮时,他们拿安眠药喂给4名被害人吃,致其昏迷无力反抗。其后离开。次日早上,张勇从银行提走黄某账户内的人民币3万元。
据受害人陈某证实,他被绑并被逼吞服安眠药醒后,发现同屋居住的黄某及两名女住户也昏睡在家中。他裤袋内的几百元人民币及放在电脑台下黑色公文包内的人民币20万元被抢。受害人黄某醒后,于3月20日凌晨向公安机关报警。
警方通过侦缉,犯罪嫌疑人刘某、田某、郭某先后落网。2011年9月26日,被告人张勇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法院作出判决,同案人刘某、田某、郭某因本案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9年和10年。被告人张勇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判其获刑8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宣判后,张勇不服上诉。广州市中院此次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维持原判。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复旦学子建网站曝光食品安全 因曾吃半年假牛肉
今年5月以来,一个名叫"掷出窗外"的网站走红网络。这个网站收罗了2004年至2011年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案例,网站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有毒食品警告网站"。最为吸引网友的,是每个人无须注册即可在该网上添加食品安全的相关新闻报道。
我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震惊之余我在网上又搜了下食品安全的知识,才发现不光牛肉造假,只不过因为我没关注,所以就不知道这些事情。
当时我就有个想法:做一个平台,搜集尽可能多的曝光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让有需要的人第一时间就能查到,给大家一些提醒和警示,不要像我一样,吃了半年才发现自己"中招"了。
吴恒:其实我是从2011年5月初想要创建这个网站的,掷出窗外网在2011年6月17日就已经上线。不过网站真正火起来是今年5月份的事情,让我很意外。
因为我的专业不是食品安全,也不是新闻,只是尽自己的力做了一点东西。
现在网站爆红,我想可能与今年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大关系吧,比如毒胶囊等。从5月3日到7日,4天里网站的浏览量就超过了200万次。
其实做这个网站并不费什么劲,要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浏览的新闻量太大,我一个人根本做不来。
当时我在网络上发帖说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两天内就有33名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报名愿意帮我。因为大家都是志愿者,工作时间有些不统一,不过大家都能够通过空闲时间,完成自己的任务,通过QQ群实现了沟通。
其他就是一年600元服务器的费用,不过也不是什么问题。
让我感触挺深的是,之前我一直觉得,一般有钱人应该是可以避免吃到有问题的食品。但我搜集的那些案例说明,什么人都有可能是食品不安全的受害者。比如当时有媒体报道的矿泉水问题,还有电影院爆米花桶的问题。
正因为每个人都不能幸免,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吴恒:不是,这中间可能有些误解。整个问题形势图是我们通过新闻报道来描述的,实际上反映的是当地新闻曝光的一个密集程度。在这些红色的区域,媒体曝光食品安全的问题也越多。
这张图并不是说红色的地区比蓝色的地区更危险,也并不意味着那些蓝色的地区就是安全的。
我只是想通过这张图说明,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我们需要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情况。
我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震惊之余我在网上又搜了下食品安全的知识,才发现不光牛肉造假,只不过因为我没关注,所以就不知道这些事情。
当时我就有个想法:做一个平台,搜集尽可能多的曝光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让有需要的人第一时间就能查到,给大家一些提醒和警示,不要像我一样,吃了半年才发现自己"中招"了。
吴恒:其实我是从2011年5月初想要创建这个网站的,掷出窗外网在2011年6月17日就已经上线。不过网站真正火起来是今年5月份的事情,让我很意外。
因为我的专业不是食品安全,也不是新闻,只是尽自己的力做了一点东西。
现在网站爆红,我想可能与今年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大关系吧,比如毒胶囊等。从5月3日到7日,4天里网站的浏览量就超过了200万次。
其实做这个网站并不费什么劲,要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浏览的新闻量太大,我一个人根本做不来。
当时我在网络上发帖说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两天内就有33名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报名愿意帮我。因为大家都是志愿者,工作时间有些不统一,不过大家都能够通过空闲时间,完成自己的任务,通过QQ群实现了沟通。
其他就是一年600元服务器的费用,不过也不是什么问题。
让我感触挺深的是,之前我一直觉得,一般有钱人应该是可以避免吃到有问题的食品。但我搜集的那些案例说明,什么人都有可能是食品不安全的受害者。比如当时有媒体报道的矿泉水问题,还有电影院爆米花桶的问题。
正因为每个人都不能幸免,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吴恒:不是,这中间可能有些误解。整个问题形势图是我们通过新闻报道来描述的,实际上反映的是当地新闻曝光的一个密集程度。在这些红色的区域,媒体曝光食品安全的问题也越多。
这张图并不是说红色的地区比蓝色的地区更危险,也并不意味着那些蓝色的地区就是安全的。
我只是想通过这张图说明,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我们需要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情况。
北邮自动化学院特色班涉嫌诈骗 学生无学籍
"海淀公安分局的警察今天给我打电话了,说接到北京市公安局的指示,了解我们被骗的情况。"
5月9日晚,小晴在电话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曾于4月26日给北京市公安局网站上的"局长信箱"去信反映她和一些同学遭遇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所谓"计划外名额"、"校园小计划"的高考招生骗局。
当天,中国青年报刊发《坑爹坑娘又坑娃的"校园小计划"招生》,披露了一些考生在2011年遭遇的高考招生骗局的情况。今天下午,部分家长和考生再一次来到北京邮电大学了解校方的调查进展,并得到了北京邮电大学信访办的口头解答。
"这件事你们去教育部也问过了。不管你们去找哪个部门,学生学籍的问题是肯定不能解决的。到哪儿都不可能要回这个学籍来。"5月10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信访办一名史姓老师在接待考生和家长时这样明确答复。
史老师告诉考生和家长,他们之前走的"计划外名额"、"校园小计划"等招生途径"肯定是不对的"。"这种班(指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特色课程班,以下简称"特色班")的所有学生都不可能拿到学籍,这是非学历、非学位教育。"史老师说。
信访办此前提供给家长的"信访答复意见"提到,北京邮电大学曾于2010年7月10日在学校主页发布"严正声明"——"声明中已经明确指出自动化学院举办的职业教育类培训项目,属于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培训。"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到关于该"特色班"的"培养模式"载明:"本班为非统招特色课程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自主参加普通高校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成考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考试合格获得国家承认学历。"
但是,"非统招"、"非学历"等字样并未出现在该"特色班"的2011年"招生简章"中。
"在办完报到手续之前,我们从来没被告知过'特色班'是非学历教育。"考生家长韩先生告诉记者,"'中间人'马某超一直说,这种'校园小计划'可以办理学籍,和统招生一样。我们在录取查询的网页上也没看到任何'特色班'的字样。"
对此,考生家长王先生向记者出示了女儿小筠的录取查询网页——该网页上顶部有中文"2011年录取查询系统"和英文"Automation School of BUPT"(即"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记者注)的字样,并注明了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和专业等信息。
该网页载明:"此录取查询系统为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2011年唯一官方录取查询系统。"网页上留下的"咨询监督电话"也确为自动化学院的办公电话。但是,网页上并没有"特色班"的字样。
"我们找到自动化学院的领导了解情况,他们说网上录取查询肯定有'特色班'的标识。我们拿出我们查询的页面打印页比对——他们说页面查询应该是两页,但我们只看到了一页。"王先生说,"我们的页面是整体保留下来的,就一页,可以做司法鉴定。"
但目前,记者在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主页的"招生就业"一项中,只能找到自动化学院继续教育的录取查询页面,且点击打开的页面没有内容;其余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信息栏目中,均无录取查询的选项。
史老师告诉考生和家长,在得知有考生受骗的情况后,北京邮电大学校方让自动化学院进行调查。自动化学院经调查,认为院方没有责任。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认为相关行为涉嫌诈骗或别的犯罪行为,那就得等公安机关的查处结果。"史老师说,"如果查处的结果涉及其他人,那查出谁来,就惩治谁。到时候学校自然会有说法的。"
在此前与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院方的交涉中,认为自己被骗了的家长向院方提供了录取通知书、新生入学登记表、收据等多份书面材料,证明自己的孩子拿到了相应的入学材料。
然而,除录取查询网页和收据外,包括载明了可注册学籍信息等协议内容的入学登记表其他材料都被自动化学院院方认为是"假的"。
"入学登记表及所注明的内容,并非自动化学院所为,对此学院不负任何责任。"5月7日下午,自动化学院院务办公室主任李梅峰这样答复考生和家长。
在一些考生和家长持有的入学登记表上签名的所谓"校方代表"金某信被证实并非自动化学院的人。但孙女士持有的入学登记表上的签名却是"郑超伟"——这恰恰是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的名字。
中国青年报记者对比了韩先生的儿子伟捷等人持有的假录取通知书和另一名"特色班"学生持有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发现,真录取通知书的左上方有一排八位数的编码,并注明是"专业特色课程班",且没有"学制四年,层次本科"的字样。
韩先生告诉记者,尽管院方认定孩子的录取通知书是假的,但他依旧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拿着假的录取通知书也能报到呢?
"招生简章上要求的那些报名手续我们一项都没办,它要求我们把学费直接汇到北京邮电大学结算中心,但我们是直接交的现金,这是怎么回事呢?"韩先生说。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信访办在提供给家长的"信访答复意见"中专门提到,"每位学生均在入学告知书上签字,告知书中明确告知此特色课程班属于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培训"。
"现在他们就拿这份入学告知书说事儿。"韩先生告诉记者,"但我和其他家长在查看院方提供的入学告知书的内容后发现,我们根本没看到过这份告知书的内容。上面虽然有孩子的签名,但这是汪某帅挨个拿给孩子们签的,签字的时候把内容遮住了,告诉他们这是宿舍管理条例,孩子就签了。"
记者了解到,负责接待考生报到和日常管理的汪某帅虽自称为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老师,但自动化学院并无此人。
"既然汪某帅不是自动化学院的老师,那为什么让他来负责学生的入学报到和日常管理?他让学生签入学告知书的行为能否代表自动化学院?"韩先生质疑道。
5月7日下午,李梅峰在答复考生和家长时还提到,2011年9月3日和4日是"特色班"新生报到的时间,统招生在此之前已经入学。并且,自动化学院在宏福校区的报到处挂出了"特色班"的横幅。
但第一个报到的伟捷一家表示并没有看到这一横幅。"我们7点多就来报到了,没有看到横幅。"
在和校方、院方交涉的过程中,王先生等家长提交了一份书面材料,提出了他们的疑问和诉求。
"学院说:我们孩子属于自动化学院'特色班'的学生。为什么入学时,学院不给说明,缴费收据上不注明是'特色班'?学院还给我们孩子补交学费(学生交17000元,学校补交4900元,合计21900元)。"
报到时,王先生等家长为孩子交了1.7万元学费,但却被开具了两张盖有"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公章、总数为21900元的收据——其中"学费"11000元,"杂费"10900元,但没有"特色班"字样。
"他们说,交1万7就可以了,其他的钱由学院补交。"王先生说。
家长们从北京邮电大学纪委获悉,自动化学院每招收一名"特色班"的学生,需要向学校上交5000元。他们猜测这就是4900元差额的由来。
5月7日下午,学生和家长在自动化学院交涉退学杂费时,被要求签署一份"退费签收单",内容是"学生某某某已办理自动化学院特色课程班学杂费退款手续,金额为××元整"。
韩先生当即表示拒签。而李梅峰及财务人员则表示这是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相关费用是走专门的账户的。
"我们交钱的时候没有写明是'特色班',为什么退钱的时候要写明'特色班'的学杂费?"韩先生问。
家长们还了解到,此前退学的学生拿回的退费只有数千元,但并未签署所谓的"退费签收单"。来自新疆的考生家长陈先生向记者证实,他通过朋友交回了收据后,过几天款就打回到他的银行卡上了,他本人并没有来现场,也没有签任何字据。
"为什么同样是退费,却有3种不同的要求?"今天下午,孙女士向史老师提出了这一疑问。
另一个让学生不解的是,他们所持的学生证与统招生的学生证几无差别。
记者对比了小晴和另一名2011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统招生永聪的学生证之后发现,两本学生证的外表和内页均相同。差别在于,永聪的学生证内盖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公章,而小晴的学生证内盖的是"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公章;两本学生证上的注册章也不一样:永聪的学生证上加盖的注册章是"邮电自动化注册章",而小晴的只有"自动化注册章"六个字。
5月7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孙汉旭在答复学生和家长时表示,目前为止存在学籍争议的学生只有小晴等8人,"以前没有,后面的就不知道了"。
在5月9日的报道刊发后,多位学生找到小晴等人询问此事。而启鸣告诉记者,和他住在同一单元楼内的多位考生是因为能花钱办理学籍信息而报考的,其中少的花了十多万元,多的有70万元,"他们现在还等着办学籍呢"。
(报道中学生的名字均为化名)
5月9日晚,小晴在电话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曾于4月26日给北京市公安局网站上的"局长信箱"去信反映她和一些同学遭遇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所谓"计划外名额"、"校园小计划"的高考招生骗局。
当天,中国青年报刊发《坑爹坑娘又坑娃的"校园小计划"招生》,披露了一些考生在2011年遭遇的高考招生骗局的情况。今天下午,部分家长和考生再一次来到北京邮电大学了解校方的调查进展,并得到了北京邮电大学信访办的口头解答。
"这件事你们去教育部也问过了。不管你们去找哪个部门,学生学籍的问题是肯定不能解决的。到哪儿都不可能要回这个学籍来。"5月10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信访办一名史姓老师在接待考生和家长时这样明确答复。
史老师告诉考生和家长,他们之前走的"计划外名额"、"校园小计划"等招生途径"肯定是不对的"。"这种班(指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特色课程班,以下简称"特色班")的所有学生都不可能拿到学籍,这是非学历、非学位教育。"史老师说。
信访办此前提供给家长的"信访答复意见"提到,北京邮电大学曾于2010年7月10日在学校主页发布"严正声明"——"声明中已经明确指出自动化学院举办的职业教育类培训项目,属于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培训。"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到关于该"特色班"的"培养模式"载明:"本班为非统招特色课程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自主参加普通高校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成考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考试合格获得国家承认学历。"
但是,"非统招"、"非学历"等字样并未出现在该"特色班"的2011年"招生简章"中。
"在办完报到手续之前,我们从来没被告知过'特色班'是非学历教育。"考生家长韩先生告诉记者,"'中间人'马某超一直说,这种'校园小计划'可以办理学籍,和统招生一样。我们在录取查询的网页上也没看到任何'特色班'的字样。"
对此,考生家长王先生向记者出示了女儿小筠的录取查询网页——该网页上顶部有中文"2011年录取查询系统"和英文"Automation School of BUPT"(即"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记者注)的字样,并注明了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和专业等信息。
该网页载明:"此录取查询系统为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2011年唯一官方录取查询系统。"网页上留下的"咨询监督电话"也确为自动化学院的办公电话。但是,网页上并没有"特色班"的字样。
"我们找到自动化学院的领导了解情况,他们说网上录取查询肯定有'特色班'的标识。我们拿出我们查询的页面打印页比对——他们说页面查询应该是两页,但我们只看到了一页。"王先生说,"我们的页面是整体保留下来的,就一页,可以做司法鉴定。"
但目前,记者在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主页的"招生就业"一项中,只能找到自动化学院继续教育的录取查询页面,且点击打开的页面没有内容;其余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信息栏目中,均无录取查询的选项。
史老师告诉考生和家长,在得知有考生受骗的情况后,北京邮电大学校方让自动化学院进行调查。自动化学院经调查,认为院方没有责任。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认为相关行为涉嫌诈骗或别的犯罪行为,那就得等公安机关的查处结果。"史老师说,"如果查处的结果涉及其他人,那查出谁来,就惩治谁。到时候学校自然会有说法的。"
在此前与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院方的交涉中,认为自己被骗了的家长向院方提供了录取通知书、新生入学登记表、收据等多份书面材料,证明自己的孩子拿到了相应的入学材料。
然而,除录取查询网页和收据外,包括载明了可注册学籍信息等协议内容的入学登记表其他材料都被自动化学院院方认为是"假的"。
"入学登记表及所注明的内容,并非自动化学院所为,对此学院不负任何责任。"5月7日下午,自动化学院院务办公室主任李梅峰这样答复考生和家长。
在一些考生和家长持有的入学登记表上签名的所谓"校方代表"金某信被证实并非自动化学院的人。但孙女士持有的入学登记表上的签名却是"郑超伟"——这恰恰是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的名字。
中国青年报记者对比了韩先生的儿子伟捷等人持有的假录取通知书和另一名"特色班"学生持有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发现,真录取通知书的左上方有一排八位数的编码,并注明是"专业特色课程班",且没有"学制四年,层次本科"的字样。
韩先生告诉记者,尽管院方认定孩子的录取通知书是假的,但他依旧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拿着假的录取通知书也能报到呢?
"招生简章上要求的那些报名手续我们一项都没办,它要求我们把学费直接汇到北京邮电大学结算中心,但我们是直接交的现金,这是怎么回事呢?"韩先生说。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信访办在提供给家长的"信访答复意见"中专门提到,"每位学生均在入学告知书上签字,告知书中明确告知此特色课程班属于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培训"。
"现在他们就拿这份入学告知书说事儿。"韩先生告诉记者,"但我和其他家长在查看院方提供的入学告知书的内容后发现,我们根本没看到过这份告知书的内容。上面虽然有孩子的签名,但这是汪某帅挨个拿给孩子们签的,签字的时候把内容遮住了,告诉他们这是宿舍管理条例,孩子就签了。"
记者了解到,负责接待考生报到和日常管理的汪某帅虽自称为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老师,但自动化学院并无此人。
"既然汪某帅不是自动化学院的老师,那为什么让他来负责学生的入学报到和日常管理?他让学生签入学告知书的行为能否代表自动化学院?"韩先生质疑道。
5月7日下午,李梅峰在答复考生和家长时还提到,2011年9月3日和4日是"特色班"新生报到的时间,统招生在此之前已经入学。并且,自动化学院在宏福校区的报到处挂出了"特色班"的横幅。
但第一个报到的伟捷一家表示并没有看到这一横幅。"我们7点多就来报到了,没有看到横幅。"
在和校方、院方交涉的过程中,王先生等家长提交了一份书面材料,提出了他们的疑问和诉求。
"学院说:我们孩子属于自动化学院'特色班'的学生。为什么入学时,学院不给说明,缴费收据上不注明是'特色班'?学院还给我们孩子补交学费(学生交17000元,学校补交4900元,合计21900元)。"
报到时,王先生等家长为孩子交了1.7万元学费,但却被开具了两张盖有"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公章、总数为21900元的收据——其中"学费"11000元,"杂费"10900元,但没有"特色班"字样。
"他们说,交1万7就可以了,其他的钱由学院补交。"王先生说。
家长们从北京邮电大学纪委获悉,自动化学院每招收一名"特色班"的学生,需要向学校上交5000元。他们猜测这就是4900元差额的由来。
5月7日下午,学生和家长在自动化学院交涉退学杂费时,被要求签署一份"退费签收单",内容是"学生某某某已办理自动化学院特色课程班学杂费退款手续,金额为××元整"。
韩先生当即表示拒签。而李梅峰及财务人员则表示这是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相关费用是走专门的账户的。
"我们交钱的时候没有写明是'特色班',为什么退钱的时候要写明'特色班'的学杂费?"韩先生问。
家长们还了解到,此前退学的学生拿回的退费只有数千元,但并未签署所谓的"退费签收单"。来自新疆的考生家长陈先生向记者证实,他通过朋友交回了收据后,过几天款就打回到他的银行卡上了,他本人并没有来现场,也没有签任何字据。
"为什么同样是退费,却有3种不同的要求?"今天下午,孙女士向史老师提出了这一疑问。
另一个让学生不解的是,他们所持的学生证与统招生的学生证几无差别。
记者对比了小晴和另一名2011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统招生永聪的学生证之后发现,两本学生证的外表和内页均相同。差别在于,永聪的学生证内盖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公章,而小晴的学生证内盖的是"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公章;两本学生证上的注册章也不一样:永聪的学生证上加盖的注册章是"邮电自动化注册章",而小晴的只有"自动化注册章"六个字。
5月7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孙汉旭在答复学生和家长时表示,目前为止存在学籍争议的学生只有小晴等8人,"以前没有,后面的就不知道了"。
在5月9日的报道刊发后,多位学生找到小晴等人询问此事。而启鸣告诉记者,和他住在同一单元楼内的多位考生是因为能花钱办理学籍信息而报考的,其中少的花了十多万元,多的有70万元,"他们现在还等着办学籍呢"。
(报道中学生的名字均为化名)
浙江象山一名高三学生坠楼身亡 警方排除他杀
5月10日,就此事,记者向象山县公安局求证,得知,5月9日上午6时许,象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在象山第二中学行政楼下发现一个穿校服的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刻赶到现场进行勘查,确认该人已经死亡。
警方核实,死者姓陈,男,是象山县第二中学高三10班的学生。
据了解,8日晚,陈同学在晚上第一节夜自修课后离开教室,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直到9日凌晨被周边居民发现。
警方调取监控发现,在5月8日晚7时许,陈同学独自一人进入学校行政楼,之后监控再没有拍到他走出行政楼。
当晚,学校门卫和保安曾多次例行巡查行政楼,也都没有发现异常。
民警还在行政楼五楼一间闲置的办公室内发现了与死者鞋底花纹相同的足迹,且该办公室外窗半开状,并在窗框上发现了死者指纹。
法医对死者体表进行了全面检查,除高处坠落的伤痕外,未发现明显的可疑伤痕。
警方表示,结合现场调查情况以及死者亲朋、同学等关系人的访问情况,初步排除他杀。
随后,记者联系上死者的表姐董小姐。
董小姐称,表弟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上网,成绩在班级属于中下游。由于家里装修,为了能安心备战高考,父母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但是父母并没有给表弟太大压力。倒是表弟自己说,要考上大学。
半个月前,表弟还到董小姐家吃饭,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因此,家属都很难接受表弟突然死亡的事实。
目前,当地政府和校方还在对该事件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刻赶到现场进行勘查,确认该人已经死亡。
警方核实,死者姓陈,男,是象山县第二中学高三10班的学生。
据了解,8日晚,陈同学在晚上第一节夜自修课后离开教室,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直到9日凌晨被周边居民发现。
警方调取监控发现,在5月8日晚7时许,陈同学独自一人进入学校行政楼,之后监控再没有拍到他走出行政楼。
当晚,学校门卫和保安曾多次例行巡查行政楼,也都没有发现异常。
民警还在行政楼五楼一间闲置的办公室内发现了与死者鞋底花纹相同的足迹,且该办公室外窗半开状,并在窗框上发现了死者指纹。
法医对死者体表进行了全面检查,除高处坠落的伤痕外,未发现明显的可疑伤痕。
警方表示,结合现场调查情况以及死者亲朋、同学等关系人的访问情况,初步排除他杀。
随后,记者联系上死者的表姐董小姐。
董小姐称,表弟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上网,成绩在班级属于中下游。由于家里装修,为了能安心备战高考,父母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但是父母并没有给表弟太大压力。倒是表弟自己说,要考上大学。
半个月前,表弟还到董小姐家吃饭,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因此,家属都很难接受表弟突然死亡的事实。
目前,当地政府和校方还在对该事件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湖南嘉禾一处卖淫窝点嫖客用古代铜钱交易
5月4日,湖南嘉禾警方出击捣毁了位于广发乡集市旁一民房里的卖淫窝点,抓获正在从事嫖娼卖淫的违法人员6人,卖淫女全为吸毒人员,嫖娼人员均为中老年男子,有的嫖娼人员竟用古代铜钱进行交易。5月9日,嘉禾警方对该窝点的设施进行了彻底摧毁,拆除了用于分割区域的塑料布和临时板床。
近期以来,嘉禾广发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举报,称辖区集市旁一民房内有人卖淫。5月4日上午10时许,派出所民警经过蹲点布控,在集市旁巷子里的一间普通的平房内,抓获正在从事嫖娼卖淫的违法人员6人。
该窝点房屋内环境恶劣,脏乱如同猪圈的空间内,用塑料布隔成4个约3平方米大小的"包厢",每个"包厢"内只有一张由简易木板拼成的床和脏乱不堪的被褥,四周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民警在现场收缴时发现5枚用于进行性交易的古代铜钱。随后,民警将6人带回公安机关询问。5月4日,该房屋的房东李某涉嫌容留妇女卖淫被民警抓获。
经查:卖淫妇女郭某(女,42岁,临武县人),雷某(女,38岁,嘉禾县人),胡某(女,45岁,嘉禾县人)3人均为家庭离异的吸毒人员,依靠卖淫维持吸毒,一般以20元左右的价格和来集市赶集的中老年男子进行性交易,每笔交易抽水5元给房东李某。在抓获的3名嫖娼人员年龄最大的有82岁,最小的39岁。有的嫖娼人员没有嫖资就把家中的古钱币拿来冲抵嫖资。
5月9日,嘉禾警方对该窝点的设施进行了彻底摧毁,拆除了用于分割区域的塑料布和临时板床。目前,嘉禾警方对6名涉嫌嫖娼卖淫的违法人员,分别处以治安拘留,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涉嫌容留妇女卖淫的李某依法进行刑事拘留。
近期以来,嘉禾广发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举报,称辖区集市旁一民房内有人卖淫。5月4日上午10时许,派出所民警经过蹲点布控,在集市旁巷子里的一间普通的平房内,抓获正在从事嫖娼卖淫的违法人员6人。
该窝点房屋内环境恶劣,脏乱如同猪圈的空间内,用塑料布隔成4个约3平方米大小的"包厢",每个"包厢"内只有一张由简易木板拼成的床和脏乱不堪的被褥,四周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民警在现场收缴时发现5枚用于进行性交易的古代铜钱。随后,民警将6人带回公安机关询问。5月4日,该房屋的房东李某涉嫌容留妇女卖淫被民警抓获。
经查:卖淫妇女郭某(女,42岁,临武县人),雷某(女,38岁,嘉禾县人),胡某(女,45岁,嘉禾县人)3人均为家庭离异的吸毒人员,依靠卖淫维持吸毒,一般以20元左右的价格和来集市赶集的中老年男子进行性交易,每笔交易抽水5元给房东李某。在抓获的3名嫖娼人员年龄最大的有82岁,最小的39岁。有的嫖娼人员没有嫖资就把家中的古钱币拿来冲抵嫖资。
5月9日,嘉禾警方对该窝点的设施进行了彻底摧毁,拆除了用于分割区域的塑料布和临时板床。目前,嘉禾警方对6名涉嫌嫖娼卖淫的违法人员,分别处以治安拘留,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涉嫌容留妇女卖淫的李某依法进行刑事拘留。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