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

老人被树枝插入颈部没感觉 5个月后才取出

羊城晚报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传出一件离奇事:江门市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伯,一段5.5厘米的树枝由脸部刺入颈部,竟然长达五个月不知。在广州就医手术之后,老伯于21日康复出院。
来自江门鹤山的周老伯年近八旬,活泼好动,像年轻人一样闲不住。今年7月的一天,老伯看到门前芒果树上硕果累累,就爬上梯子去摘果子。老伯患有高血压病,他在梯子上打了个趔趄,身体失去平衡跌落下来。
侥幸的是,老伯腿脚倒无大碍,只是左面部被树枝刮破皮,在当地医院简单做了清创处理就回家了。但他意想不到的是,面部的小伤口几个月了一直未愈合,还不断有脓水流出来,辗转多家医院未治好,周老伯来到广州,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求治。
接诊的口腔科副教授王建广经过检查,发现老伯左侧颧弓下方有一瘘道,探诊发现有异物存在,于是他建议老伯做螺旋CT检查。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从CT影像上看,竟然有一段约手指长的树枝,从老伯的左侧下颌骨只有1厘米左右的乙状切迹部位,直直地插向左上颌窦后外方的咽旁间隙;更惊险的是,树枝的尖端离颈部的颈内动脉大血管只有几毫米的距离,"如果异物再稍深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建广施行了异物取出手术。周老伯21日下午顺利出院。

班主任要求小学生互扇耳光被解聘

因为在课堂上调皮,苏州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东方学校的几名二年级学生被老师要求互扇耳光,导致面部淤青。
据当地教育局称,目前已责令学校解除与该老师的聘用关系,并由校方承担受害学生的医药费。
涉事的苏州市吴中区东方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20日,该校校长史永菊称,16日上午第二节课,二年级(2)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谷某,因为一些学生不守课堂纪律,"期末考试快到了,老师心里着急,多次整顿后,孩子仍然嬉皮笑脸",一时情绪失控,要求他们互扇耳光。
据了解,谷老师26岁,毕业于郑州师范学校,一年半前从老家河南到学校工作,从业时间不超过3年。事件发生后,谷老师在学校负责人陪同下连夜赴学生住处登门道歉。目前,4名伤势略重的学生中有3人已回校上课。而谷老师此后离开学校并关闭了手机。
据英语教师韩洪芳回忆,谷老师新婚不久,性格活泼开朗,与身边人相处比较融洽,"但可能因为年纪轻,在一些顽皮的男孩子中间有时压不住阵"。二年级(2)班的几名学生家长说,谷老师平时没有什么特别,"和其他老师差不多,无所谓好或坏。""孩子上课听不听、考试成绩好不好,跟老师没多大利益关系。谷老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挺不值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
东方学校的教师月收入平均1300元至1500元间,最高不超1600元。"这样的收入,在人均GDP1.5万美元的苏州,对教师的吸引力太有限了,想招到合适的老师比登天还难",史永菊说。
据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兴元介绍,东方学校由建筑企业苏州市学田土石方有限公司出资建设,自2004年起开始招生,目前小学和初中共有21个班,在校学生1100多人。
"由于谷老师的行为属变相体罚学生,伤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目前已责令学校解除与她的聘用关系,并由校方承担受害学生的所有医药费。而二年级(2)班也已更换了一位有着2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退休老教师。"周兴元说。
20日,江苏省心理专家辅导团到学校对伤势较重的几名孩子进行了心理疏导。"孩子的情绪比前几天好多了,脸部仍能看到淤青,皮肤呈现疙瘩状。"一名受伤较重的女学生家长胡某说,想给孩子转学,"但本地学校门槛提高,费用负担不起"。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高国希表示,宜将扶持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待遇上,从而整体提高师资水平。比如,在要求民办学校提高教师待遇同时,政府每月按人头给予补贴。
12月16日,江苏苏州一所民办小学发生了一起班主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们互扇耳光的变相体罚事件。当事班主任称自己是为孩子们好,并表示"我又没有动手打他们。"

《咬文嚼字》公布2011年十大语文差错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21日公布了2011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这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
一、社会影响最大的语文差错:"捍"误为"撼"。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捍祖国强盛"错写成"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
二、最容易混淆的繁体字:復/複。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光复"一词频繁现诸媒体报章。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把"光復"误写为"光複"。其实,"復"表示还原、恢复;而"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重复。
三、出现在媒体上的重大知识差错: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但一些媒体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五、最容易误用的称谓:村长。媒体在报道当下农村新闻时,经常把"村主任"误称为"村长"。相声小品中也常说"别把村长不当干部"。这是语言运用中的滞后现象。
六、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词语错误:"合龙"误为"合拢"。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不少媒体将事故原因归结为大桥在施工中"过分强行合拢"。事实上,"合拢"应作"合龙"。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龙"。
七、最容易读错的金属元素名称:"铊"(tā)。2011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ó中毒"。
八、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准确的说法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
九、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引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
十、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家具"误为"家俱"。

东莞多名制服男子当街烧烤野猫 疑似巡防员(图)

昨日中午12时刚过,记者路过洪梅镇小康路时,远远看到一股浓烟升起,市民和路人见状以为发生什么事,都纷纷上前围观。记者好奇地询问一位正在附近公路上拉客的摩的司机,他称:"那些人正在弄吃的。""弄什么吃?"记者走过去,仔细观察发现,这条道路两边是洪梅派出所和洪梅巡警大队办公大楼,周围停放着几辆巡逻警车和防暴警车。在两幢办公楼中间的路边上,两名身穿"巡防"制服衣服的男子将几个砖头堆积在地上,再架上两根铁棍,然后将一只刚刚屠杀的野猫放在上面,用稻草将猫毛烧掉。两名男子身边有七八名穿着同样制服的男子站在旁边围观。
其中一名男子向记者介绍,这只野猫是他们刚刚弄过来的,先把毛烧掉后,再弄火锅吃。看到记者拍照后,一些男子纷纷避开。到12时20分许,两名男子将野猫的毛烧干净后,提着它进入对面的洪梅巡警大队办公大楼内。
"这些烧野猫的人有可能是洪梅公安分局巡警大队里面的巡防队员。"一位市民猜测。记者看到,这些人员在该大队办公楼进进出出。"这种在大街上公开屠杀、烤烧野猫的手段太残酷了,简直目不忍睹。"她谴责这一做法。一位路人称:"巡防人员在街上烧野猫,有损警察的公众形象!"

富家子弟为寻刺激蒙面抢劫16家宾馆

12月19日,是南充顺庆区杜某22岁的生日,这名本该在重庆某重点大学读书的学生,辍学后与同伙曾某、梁某参与系列谋面持刀抢劫,被达州市通川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从2011年6月起,3人辗转四川、重庆和贵州连续作案,到12月11日被通川区公安抓获时,已抢劫16家宾馆20多万元。
11月20日凌晨3点左右,位于达州市西外的鹏飞天际大酒店,服务员正在前台休息,突然,一只大手猛然揪住她的头发,一把砍刀横在面前。等服务员看清面前形势,发现保安也被持刀男子控制。
抢劫者有3人,都带着黑色鸭舌帽,蒙着黑色面罩。服务员和保安被控制不许动。另外一名男子迅速将柜台里的现金洗劫一空。整个过程就2分钟时间,被抢现金5万多元。
这已是达州城区接连两天内发生入室抢劫,作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年龄在20-25岁之间,身高1.75米-1.80米之间。
宾馆接连发生的抢劫案引起警方的高度重视,两天抢劫3家且如此大额作案为达州数十年来罕见。达州市公安局、通川区公安分局和达县公安局联合成立专案组,展开全面侦查。
警方通过现场勘查,发现3名抢劫男子驾乘一辆无牌轿车作案,初步判断作案车辆为南充的小轿车。
经过连续5天的侦查,警方锁定租车人曾某,家住重庆沙坪坝的曾某与南充的梁某和杜某往来频繁,且3人体貌特征与作案现场基本吻合。
12月11日,警方在南充和重庆将3人同时抓获,并起获了作案用的砍刀、头套、手套等作案工具以及部分赃款。
经审讯,3人从今年6月开始作案以来,已先后在贵州遵义、贵阳、重庆和四川多个地方连续作案。到达州案发时间,3人交代已入室抢劫宾馆16起,抢劫现金20多万元。抢劫的钱财部分已被挥霍。另据杜某和曾某交代,两人家底殷实,可谓富家子弟,抢劫主要是"觉得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