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9日星期四

安徽固镇县财政局长跳下办公楼五楼身亡

东方网2月19日报道 固镇县固二路是当地一条较为繁华的大道。昨天上午10时40分左右,位于固二路上的固镇县财政局办公大楼的五楼上突然跳下一个人,此人后经抢救无效身亡。记者经过多方证实,跳楼人是固镇县财政局局长殷勇。

对面居民:事发很突然

昨日下午3时左右,记者在固镇县财政局办公大楼前看到,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4个多小时,但财政局办公大楼前仍有不少人在围观。

在固镇县财政局办公大楼对面,一个自行车修理铺的老人告诉记者,当天上午10时许,给财政局看门的张师傅还在他这里修理三轮车。三轮车修理好不久,他就看见财政局办公大楼二楼站有不少人,在砸玻璃、撬窗户。接着,他到财政局一楼大厅一打听,才知道有人从大楼五楼跳了下来。

“出大事了!”老人说道。

目击者:当时就不行了

事发时,在固镇县财政局附近一家酒楼当服务员的小刘正好站在门口。

小刘回忆道,当时,她正在打扫卫生,突然听到旁边的楼传来“砰咚”一声,然后就听见一个老太太说“有人跳楼了”。

小刘顺声音望去,就看到旁边的财政局办公大楼二楼平台上隐约有个人影。没过一会儿,财政局办 公大楼里出现了喧哗声。很快,固镇县120、110、119的工作人员都赶到了现场。消防官兵把财政局办公大楼二楼的玻璃砸破后,用撬棍撬开了封闭的铁栏 杆,这才把跳楼的人救了出来。

“前后时间估计有20分钟吧。抬出来时,那人已经不行了,脸都没有一点血色,好吓人!这个人我认出来了,就是俺们县财政局的局长,天天上下班从俺们门口过的”。小刘告诉记者。

当地警方:已展开调查

记者看到,在距离固镇县财政局办公大楼5米的地方,警方封锁了道路。

蚌埠公安局刑警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警方正在对现场进行勘察,外人不便进入。

固镇县财政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现在,整个大楼只允许财政局工作人员进入,并被要求配合警方调查。不过,就他们局长跳楼一事,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不太好说。

目击者:态度应很坚决

记者注意到,固镇县财政局办公大楼为五层楼,从一层到四层的玻璃窗均有防盗窗防护,只有五楼的过道临街窗户没有封闭。殷勇正是从五楼打开一处窗户跳下楼,摔至二楼平台不幸身亡的。

在场的孙姓目击者分析说:“偏偏从五楼没有防护的地方往下跳,看来态度非常坚决了。太可惜了!”

群众:局长口碑不错

从围观群众的议论中,记者了解到,殷勇在财政局已经工作有好几个年头,以前在乡镇里待过,没有领导架子,平常对人比较和气,“怪老实”的。

几经联系,记者找到一位在固镇县财政部门工作多年的人士。对于殷勇,这位人士表示,殷勇在县直多个部门以及乡镇都有工作经历,为人正直,口碑很好,对于他的跳楼行为,“绝对吃惊!”

进展:成立联合调查组

在固镇县财政局网站上,记者了解到:殷勇,1963年3月出生,固镇县人,毕业于安徽大学数 学专业,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历任固镇县统计局办事员、股长;固镇县委组织部干部科、青干科科员;固镇县统计局副局长、局长;固镇县杨庙乡党委书 记;2004年5月至今任固镇县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固镇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坠楼事件发生后,固镇县委、县政府当即组织人员实施抢救,但殷勇因伤势过重身亡。目前,固镇县已成立由县委政法委书记牵头,公安、财政等部门参加的事故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处置相关事宜。目前,死者家属情绪基本稳定。新安晚报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方帅 李勇文)

政府为迎考察团派百余名小学生扫街(图)

华龙网2月18日报道 为迎接一个考察团到镇上考察,重庆市忠县马灌镇政府下令让镇中心小学派出六年级三个班、百余名小学生,放弃上课时间,到街上打扫卫生。17日,这件事在当地引来不小争议,不少群众和家长对此提出质疑。

现场:小学生上街扫垃圾机关干部旁观

17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忠县马灌镇看到,该镇迎宾路、文明路上,两条街道已经打扫得十分干净,许多学生模样的小孩正在用手捡拾因修下水道而尚未填平的水沟内垃圾。

记者随机上前询问几名学生,他们均称是马灌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当时受学校安排到街上打扫卫生的。其中一名学生告诉记者:是为迎接一个考察团才上街打招卫生的。

不少学生向记者表示,他们都是放弃上课时间,上街打扫卫生的。据街上的居民们称,学生们是从一大早便开始上街打扫卫生。“这样做,还是很不妥。”

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用手捡垃圾的全是学生,而政府工作人员、居委会干部、机关干部和街道居民,则站在旁边旁观,样子象看热闹似的。一位着工商制服的旁观者,指着已经打扫干净的街道和尚未填平的水沟对记者称:“你看,学生们做卫生就是好,打扫得相当干净。”

老师:带领学生打扫卫生是受政府指令

记者根据学生指点,来到一位带队打扫卫生的老师面前。当记者询问怎么学生不上课却上街打扫卫生时,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对记者称,这是学校根镇政府指令,到街上打扫卫生,听说有一个什么环境考察团要来考察的。

这位老师告诉记者,上街打扫卫生的是该校六年级的学生。据称,该校六年级共有三个班,百余名学生。

据打扫卫生的学生们称,他们上打扫卫生,实行的是以班为单位分段负责,打扫完成后就可以回校上课。上午10:40分,记者看到已经有部分学生打扫完卫生回校上课,但仍有部分未完成任务的学生仍在继续打扫。

校长:打扫卫生是分管教育副镇长安排的

记者随后拨打马灌中心小学校何校长的电话。何校长告诉记者,学生上街打扫卫生,是受马灌镇政府分管教育的张副镇长的指派,称街道太脏了,让学生锻炼一下,再则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何校长同时表示,学校派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上街打扫卫生,也只有近20分钟不到的时间。当记者欲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时,何校长让记者到政府了解情况。

马灌镇镇长莫宣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镇里确实让镇中心小学派学生上街打扫卫生。莫镇长称, 这主要是迎接一个外国环境考察团到该镇考察,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街道原来的5个清洁工忙不过来,就派中心校出动打扫街道了。再则主要是树立学生的环 保意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为此,记者电话采访忠县教委梁文政主任时,梁主任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劳动和环保意识,这样有益于学生的培养。 (本文来源:华龙网 作者:黄金华)

电视台记者拍摄新闻时从25层高楼坠下死亡

新华网温州2月18日电 记者从温州电视台有关负责人获悉,17日从温州电视台25层高楼楼顶不幸坠楼的该电视台记者鲍存良,于18日2时左右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17日上午,温州电视台《时代风采》栏目组组长鲍存良为拍摄一新闻节目的雨景,登上该台25 层高楼楼顶。因楼顶1米多高的防护墙挡住了街景视线,他全身心投入,爬上仅有20多公分的防护墙墙面取景拍摄。可能当时高空风大,墙面积水很滑,他不慎从 高楼坠下,落到一小汽车的后挡风玻璃上,“砸”入车内后座。

事发后,鲍存良被及时送至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抢救。自坠落后,鲍存良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院组织力量奋力抢救。

17日12时30分,温州方面邀请上海长征医院的重症室专家赶到医院进行会诊并准备实施新方案抢救时,已至18日2时左右。这时,重症室传来鲍存良的心脏已停止跳动的消息,医务人员进行了约半小时的抢救,但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鲍存良拿过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昨天傍晚,记者通过在温州电视台工作的朋友(应当事人要求隐去姓名),了解到了鲍存良不慎坠楼事件的一些细节。以下为这名温州电视台记者的口述:

“事情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十几层楼高的办公室里查资料”,这位记者说,“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鲍老师,但是听台里的前辈们讲,他工作很敬业,为人很低调。”

“我们一般是早上8点半上班的。8点45分左右,我突然听见窗外‘砰’地一声巨响”,这位记者描述说,“感觉像是有个巨大的东西从我们身边掉了下去。我们打开窗户一看,有一个人,倒在一辆蓝色的轿车上。”

由于楼层比较高,大家都看不清楚是谁。“大概过了1个多小时,才逐渐确认,是鲍存良老师。我没敢下楼看,听下去看的同事说,车旁有很多黑色碎片,是和鲍老师一起坠楼的摄像机。”

“我们的办公大楼一共25层,鲍老师爬到了露天平台上,相当于26层。平台栏杆有1.2米高”,记者了解到,“听说平台上只有他的两行脚印,鲍老师是一个人上去的,编导等人都不在。”

这两天,温州一直在下雨。据说,鲍存良是要给节目补拍一个俯视湿漉漉的街景的镜头。“平台我也上去过,如果不站上去,镜头里会拍到栏杆。”

据了解,鲍存良今年37岁,已婚,育有一女。他坠落的地方,是温州电视台的院子,被砸车辆是一辆蓝色的三厢别克凯越轿车,车主是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工作人员。

2006年,鲍存良凭借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抢救村支书》(温州电视台2005年 12月12日播出),与其他8人一起,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抢救村支书》通过讲述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后九降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突然病倒后,全村男女老少紧急护送100多公里,并守候在医院,一夜间筹集6万多元救命钱为其救治而引发的故事,介绍了深得民心的好书记郑九万的感人事迹。

当时记者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村民们进行了采访,并在第二天一 大早驱车三个多小时,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来到了郑九万所在村,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记者一直关注并跟踪报道抢救郑九 万的进展情况,先后播出了不少有影响的报道。最后根据所拍摄的素材,制作播出了新闻专题片《抢救村支书》。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郑九万的事迹不仅传遍了温州,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州 市委、浙江省委乃至中央领导,对郑九万的事迹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亲笔作出批示。2006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家中央媒体聚 集温州,向全国人民报道了郑九万的事迹。

吕秀莲称愿意访问大陆 民进党不知该怎么回应

台海网2月16日讯 吕秀莲日前接受《中国评论》月刊时专访首度释出,如果大陆方面愿意发出邀请函,不排斥以《玉山午报》创办人的身份访问中国大陆,民进党低调以对。

据中评社报道,吕秀莲日前释放愿以《玉山午报》创办人身分访问中国大陆之后,民进党至今未正式回应,与其说民进党未回应,不如说不知该怎么回应,更为贴切。

首先,从绿营内部来看,吕虽强调以民间身分登陆,但她毕竟曾任“副总统”、属重量级党员。民进党最关心的是,吕秀莲登陆后身分会不会被矮化?接待规 格为何?会不会说出与民进党两岸政策相违的言论?如果,有违民进党政策的言论该如何处理?就此而言,民进党很难将吕秀莲视为一般党员。

其次,民进党在马政府上台后,一直猛力批判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快速倾中,导致台湾主权流失,经济衰败及失业率上升等等,如今吕秀莲却要扮演起绿军领头 羊角色到大陆访问,会不会掀起民进党内西进风潮?民进党又该如何面对并向支持者解释?不论吕秀莲有意或无意,都会削弱民进党批判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正当性, 也对党主席蔡英文的领导权威构成挑战。

第三,现今民进党的党内机制并未限制党员登陆,民进党执政时就有不少“立委”、学者或政务官私下访问大陆,无非藉由不同层次的交流增进彼此了解,降低政策误判。党员登陆不是违纪行为、也不会受到处分。吕秀莲要访大陆,按理说,民进党没有不准或拒绝的道理。

民进党内规未限制党员登陆,不过在绿营内部的实际政治效应上,却自然产生制衡作用。纵观过往,凡主张两岸交流开放者往往被贴上“中国”标签,也被拿 来做为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如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被当成民进党的亲中派而成为箭靶,前国际部主任萧美琴被贴上“中国琴”标签,寻求党内“立委”初选时中 箭落马,其他还有新潮流系成员及开明派人士等,都因张两岸交流承受巨大压力。吕秀莲台独立场鲜明,有时甚至比陈水扁更激进,她应已评估,绿营群众不会怀疑 其政治立场,因而展现其惯有的高度自信。

从个人角度来看,吕秀莲若能成功登陆,不仅拉抬她个人在台湾、在绿营的政治份量,也会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这对时时刻刻须要镁光灯照亮的吕秀莲而言,无疑政治事业的另一高峰;至于是否对民进党造成内部冲击,还要观察。

扁家大反扑抖绝密名单,吴淑珍爆20企业献金13亿

曹秀云/涉及扁家弊案丑闻的前第一夫人吴淑珍在春节后,于二月三日递出第二份陈报状,除了檯面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金控企业老板几乎全被点名外,科技业、传产 企业等许多重量级的企业集团与企业家,都被吴淑珍点名。许多企业家对吴淑珍的动作已「剉咧等」,襟声不语,深怕会被卷入扁家弊案风暴。

 据了解,遭吴淑珍点名的国内企业家约二十家。吴淑珍向特侦组表示,这些企业家提供约十三亿元献金,也就是国泰世华保管室裡的主要现金来源。知情 人士透露,吴淑珍给特侦组的第二份陈报状,像是扁家与企业界间的「投名状」,其中不少人也是马英九总统的支持者。但吴淑珍利用政治献金为由,掩饰内情。由 于陈报状内容真假难辨,特侦组查证疲于奔命。

 据了解,特侦组目前初步决定将扁案再切割为二大部份。第一阶段已起诉的包括有国务机要费、洗钱、龙潭案、南港展览馆等四案;第二阶段预计在三月 底,追加起诉扁家的海外洗钱、二次金改与企业贿款部分案件;至于第三波则留待三月底之后,再继续调查外交、军事、交通及部分企业贿款案件。

 陈水扁儿媳陈致中与黄睿靓在一月廿一认罪,表明要面对司法,并协助汇回海外的二十亿。然而在他们道歉认罪之际,吴淑珍也向特侦组递出第一份陈报状,大爆金控业行贿内幕。

 其中被吴淑珍特别点名者,包括有向特侦组陈述最多事实与讯息的前中信金控副董事长辜仲谅,以及向特侦组坦白事实的元大马家与目前证词仍受到特侦组保护的前兆丰金控董事长郑深池。吴淑珍爆料说,三者有「暗槓」她六亿元的嫌疑。

 就在特侦组积极准备调查二次金改与企业贿款案时,吴淑珍二月三日再丢出第二份陈报状。据了解,这份陈报状内容比第一次还劲爆,被列名的除了特侦 组先前侦讯过的知名企业家,如金控业的国泰蔡家、富邦蔡家、华南银林家、日盛陈家、中信辜家、101前董事长陈敏薰等,另外还包括科技业、传产企业等许多 重量级的企业集团与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