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人民网:“美国式过马路”还不如中国式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源自网友的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这个提法一出来,响应热烈,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也纷纷跟进,网友议论纷纷,其中一个老话题又带了出来:中国人素质低,集体不守规则。将集体闯红灯的现象,命名为"中国式",本身就有"中国独有"的含义。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此现象绝非中国独有,中国人心目中最发达的美国,自称是"世界中心"的大都市纽约,集体闯红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这几年里,时时在曼哈顿的大街上行走做行人,天天开车在纽约的马路上做司机,对纽约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深有体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时间、在任何一个路口,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行人在闯红灯。
如果说,"中国式过马路"是"凑够一撮人"就闯红灯,尚有所顾忌,"美国式过马路"则还不如中国式,行人我行我素,全然不顾车辆和其他行人,自己直接开步走,连和他人"凑一起"的意识也没有。仿佛他们根本看不到红灯或者绿灯(纽约是白色通行灯),只要能免于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死,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闯红灯。
在纽约,如果还有少数面对红灯犹豫不决的,或者看着其他闯红灯的人群而面带疑惑的,那肯定是外来的游客,包括初来乍到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在国内,一直被告知,美国人非常守规矩,绝对不会闯红灯。在网上看到一个国内来的学生写博客说:刚到纽约,看到行人随便闯红灯,不是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闯红灯吗?
纽约人为什么喜欢闯红灯?是他们素质太低了吗?恐怕不能一概而论。纽约地大人杂,什么文化水平的人都有,马路上走的,既有没上过学的非法移民,也有腰缠万贯的超级富翁,更多的是拥有高等学历的高级白领。闯红灯的原因与素质无关。
纽约行人随意闯红灯,首先与纽约交通警察对行人的宽松放任有关。汽车闯红灯会受处罚,但纽约行人随意过马路,都是在交警的眼皮底下发生的。警察司空见惯,从不过问。据报道,1998年,纽约市整顿交通秩序,警察向一位乱穿马路的白领女士开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张高额(50美元)罚单。此女士不服,上了法庭,最后不了了之。
纽约行人闯红灯,还与纽约的交通规则不合理有关。纽约市内,很少有立交桥和行人过街天桥。绿灯亮时,行人通过,但交叉方向的汽车也开始右行,人、车发生地理空间上的冲突。纽约的司机也都不是吃素的,作风粗鲁野蛮。也就是说,即使面对的是绿灯,纽约的行人也无法安心享受通行权。反正一样要和汽车抢路,久而久之,行人眼中看不到红绿灯了。
英语中,不顾交通信号、乱穿马路的人专门有一个词,叫"Jaywalker"。这个词原意有嘲笑乱穿马路的人"老土"的意味,可现在的现实变得完全相反。维基百科记载说,不光纽约,在美国其他大城市,如芝加哥、波士顿等地,行人乱闯红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乱闯红灯不是件好事,网上热议,如果能够提高中国人的交通意识,无疑是件好事。但是,没有必要什么事都与中国人的素质联系在一起。前几天国庆长假,游客乱扔垃圾,也有人称国人素质低,美国人如何如何。美国人乱扔垃圾的现象太普遍了,公园景点不实行高额罚款(往往在1000美元以上)的话,根本管不住。
人就是人,本质是一种动物,其天性是散漫自由的。是否遵守法条或规矩,与守法的成本有关,与违反的代价也有关系。不同的管理制度下,人的表现不一样。将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现象做一对比,不难看出,所谓素质高低,决定是否适合实行某种制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广州将研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高中有望免学费

作为广州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广州市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规划)昨日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广州将研究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市发改委副主任邓宏永透露,初步的方向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将免费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或高中阶段。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广州将逐年加大公共财政用于社会发展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每年的新增财力优先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打造国内高水平、高品质社会事业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全体广州市民的幸福感。
在教育和人才方面,规划表示,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研究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建设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等院校。到2015年,学前(3-5岁)三年入园率达到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800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8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1%。
免费教育将如何延伸?邓宏永昨日表示:"具体做法还没有定,目前发改部门正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具体的方案,初步是两个方向:在现有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将免费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或高中阶段"。
此外,在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将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300元。全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在社会管理方面,"十二五"期间,户籍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下,到2015年户籍人口总数控制在860万以内。在文化体育旅游方面,到2015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60%,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1.8亿人次。

陕西宁强国土局原书记被捕 网传涉案上千万元

最近,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宁强县国土局原党委书记周某因经济问题被"双规",涉及金额上千万元。经记者采访了解,周某目前已被汉中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近日,一位网名"李阿保"的网友在一家论坛上发帖称:现在宁强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宁强县原国土局长周某于9月份被"双规",据说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有网友表示,宁强县近年来加大了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继2010年查处县交通局领导腐败案之后,现在又查处了宁强县国土局原局长贪腐案。
为落实网帖的内容,记者近日来到宁强县国土资源局,在该局院子里的"宁强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成员"公示牌上,周某排在第一位,系该局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盘工作。据该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周某在宁强县国土部门已经工作九年多时间,今年4月份不再担任局长职务,任局党委书记。今年9月份,周某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至今还没有回单位。至于周某是因什么原因被检察机关带走的,他和同事也不清楚。
随后,记者从宁强县检察院了解到,周某的案件是由汉中市检察院办的,据说涉案数额巨大。昨日,汉中市检察院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周某已被正式批捕,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当中,具体涉案金额以及案情尚不便透露。

山东东平部分事业单位招聘职位仅1人通过审核

3日,东平市民王翔(化名)向本报反映,东平县201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结束后,很多职位通过审核的人数不足10人,部分职位只有1人通过审核,但这些职位都没有取消,质疑考试存在猫腻。东平县人社局工作人员说,像只有1人通过审核的职位,并不意味着该考生考多少分都会被录取,如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将取消招聘计划。
"只招1人的岗位,审核通过人数才1人,是不是有'萝卜招聘'的嫌疑?"3日上午,东平市民王翔向记者反映,今年东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好几个职位只有1人通过审核,而这些职位并没有被取消。记者登录东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现,东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118人共涉及45个职位,截止到11月29日下午4时,共有29个职位审核通过人数不足10人,其中5个职位审核通过人数为0。东平县移民局、老湖镇下属事业单位、东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东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职位各招1人,均只有1人通过审核。
王翔告诉记者,受专业限制,他只能选择报考不限专业的普通管理职位。记者看到,两个不限专业的普通管理职位各招14人,通过审核的数量分别为467人和562人。"报考的都集中在这两个职位,好几个职位没人通过审核,还有职位只有1个人通过审核,是不是考多少分都可以被录取啊?"王翔对此充满质疑。
记者就此电话联系东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局工作人员介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是由用人单位提报需求数量和专业要求,经县编制办审核和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后,确定招考简章和招考计划。对于部分专业通过人数较少,该工作人员说,像只有1人通过审核的职位,并不意味着该考生考多少分都会被录取。按照招聘简章要求,笔试设定合格分数线,达到合格分数线的人员,按照招聘计划和招聘岗位1:2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达不到1:2比例的岗位,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员。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

北京再曝一起“黑监狱”截访案 9人被追刑责

"访民"称6月已判但未拿到判决书
法院裁定书所列被告与"访民"提供名单一致
前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否认了"首判外地截访人员",称该案件尚未判决。昨日,本报从知情人处获得一份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
从检方起诉书中,记者了解到:7名涉案人员是河南禹州市的农民,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为19岁。
"首判外地截访人员"案由北京警方负责侦查
起诉书称,被告人王高伟2012年2月出资承租了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双合村126号院和102号院,付朝新(另案处理)雇佣王晓隆、赵俊杰、王壮壮等9人看管河南籍上访人员。
4月28日零时许,王高伟等7人将河南籍访民宋某某(女)等4人强行开车拉至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双合村102号院,非法拘禁至4月29日夜间,并将4人送回河南。
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认为,王高伟等7名被告人"无视国法,非法拘禁他人",触犯了《刑法》第238条第一款,应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早报记者从起诉书中看到,该案是由朝阳区公安局负责侦查,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起诉书称,王高伟因涉嫌非法拘禁罪于2012年5月17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事拘留,后经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批捕。
法院裁定书被告人与访民所列名单一致
据了解,北京法院此前已有判决外地截访人员非法拘禁罪的案例。
今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即判决了一起参与截访的"黑监狱"经营者团伙,涉案的9人被以非法经营罪和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
江苏籍访民周文香称,她是该起案件的受害者。2011年7月,周文香被关押在昌平区一处"黑监狱"内,7月12日,她向昌平警方报警,警方对"黑监狱"进行了查处,解救被困人员13名。
周文香称,昌平区法院于2012年6月对该案进行判决,但她索要判决书至今没有成功。
周文香告诉早报记者,昌平区人民法院判决后,9名涉案人员中有人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也已经做出终审裁定。
早报记者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网站查阅一份标号为(2012)一中刑终字第3438号的裁定书。
裁定书中的9名原审被告人与周文香提供的姓氏一致,其中最高刑期为2年。
随后,早报记者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制宣传处副处长郭京霞求证,郭京霞称并不了解情况。
2011年底,北京市警方开展治理整顿保安服务市场专项行动,以严厉打击保安公司非法拦截上访人员,把上访人员拘押在"黑监狱"等事件,实现保安公司"零截访"、"零违规"。